《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之整備與管理》🐣

最新消息

《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之整備與管理》🐣

最新消息

🌱重大天然或人為災害發生時,把握黃金救援時間、運用各方資源救災,一直是國家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的首要任務;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雖會在第一時間整合跨部會資源、啟動應變機制,地方政府能否於災害現場迅速應變、以降低人命傷亡與財產損失至關重要。🧑‍🔧人力調派、任務編組、資源管理與現場指揮系統皆為重要課題,✨因此「救災支援集結據點的整備與管理」為強韌臺灣計畫的核心工作項目之一✨;尤其大規模災害的衝擊與影響甚鉅,能事先擇定適當地點設置大型救災支援集結據點,以利進行任務分派、順序與現場救災管理,將有助於黃金救援時間各項業務與各單點災害救援順利啟動(圖一)。

 

🍀大規模災害情境下,各縣市皆可能開設多處救災支援集結據點,根據災害情境與縣市環境特性,各據點可能彈性調整成符合救災作業需求的需求規劃,因此在選址、空間規劃與相關人力物資之整備,均應依災害情境風險分析進行相關規劃與整備作業。🧑‍🚒故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之選址,應以消防大隊轄區為單位進行環境調查,以鄰近主要幹道並排除受地形或氣候影響之場域,並規劃至少1處平時有管理維護之多功能使用場域作為救災支援集結據點;據點外且應有一定大小腹地供重型車輛與機具進出使用,並具備可機動設置基礎維生設施,以滿足水、電、油、資通訊之需求。

 

🏤確定選址後之各個救災支援集結據點,應考量災害規模及救災現場之實際需求進行空間規劃(圖二為廣域救災支援集結據點,圖三為單點災害現場或前進指揮所空間分配示意圖)。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之各區域應不互相干擾,應有的空間區域包括有:報到與資訊服務台、車輛機具停駐區、人員待命休整區 、指管協調作業區、物資集結區、共同生活區、垃圾及廢棄物處理區、油水儲存區、媒體接待區等。因應災害的特殊情況,可能彈性開設的分區還有除汙區、防疫區、直升機起降場等等,並以多功能使用為原則。由於災害現場支援隊與需求與各項任務順序會影響現場空間配置,🖌️更細緻的空間配置應參考消防署編撰之《災害現場管理作業指南》調整之。

 

⭐為使災害發生時之支援集結據點有效率地進行各項災害搜救作業,平日的後勤裝備儲備與管理十分重要,除應時常清點應備物資並列冊管理外,消耗品之保養與替換,💧重要基礎維生設施(水、電、油、通訊等)之保養或開口契約合作機制(啟動時機與辦理方式)等。由於開設期間協力團隊可能為義消、志工或民間團體,所有救災支援集結據點之管理單位,均須針對資源使用、設施維護與管理簽訂合作備忘錄。

 

❤️‍🩹0403花蓮地震,地震規模達到芮氏7.2,是本世紀臺灣發生最大的地震災害,內政部隨即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,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於東大門廣場成立前進指揮所,花蓮縣政府一級開設應變中心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於第一時間派遣國防部C-130H運輸機2架次、空勤直升機4架次載送消防署特種搜救隊、臺南市、高雄市、屏東縣特搜人員計77人5犬前往花蓮救災及空勘,以利現場救災工作;👏各縣市政府有條不紊的展現長期累積的災害防救量能,與政府業務持續運作的韌性,受到世界各國媒體的嘉言報導。面對災害發生的各種不確定性,持續檢討災害防救計畫之實務演練,以建立並強化民眾防災意識,提升災時緊急應變效能,為本強韌臺灣計畫持續推動之重要工作。

 

(撰文者: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/林郁芳助理教授)

 

圖一、救災支援集結據點與災害關係圖(資料來源:消防署)

 

圖二、廣域救災支援集結據點空間分配示意圖(資料來源:消防署)

 

圖三、單點災害現場(前進指揮所)空間分配示意圖(資料來源:消防署)